![](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leannekuo/1382416571-3566159851.jpg)
2007年一整年,兩廳院的經典20週年系列,12月底由法國陽光劇團的《浮生若夢》劃下精彩的句點。這是2007亞維儂藝術節同步推薦的戲,在亞洲首演。主辦單位花費近四千萬元在兩廳院藝文廣場中央搭啟一個高四十公尺、寬六十五公尺的白色大帳棚為專業舞台。
很早就把這部戲列為想看名單,但一個不小心錯過了買票竟然全部售完,之後也因為年底結帳怕加班不確定能不能看,一直到演前一週才敢用力下手追蹤是否有人能割愛?一張完整版的票賣$3,200元,兩廳院之友打個八折也要$2,560元,不是很便宜,卻真的連一張票都擠不出來!原本還沒有那麼想看的,這一來卻激發了我想得到票的慾望~~於是每天check兩廳院留言版也追蹤yahoo拍賣,一直到28日晚上11:30跟一個路人甲一路纏鬥競標,一再延長結標時間,我已經出到4500了還沒得標後來有點不爽了決定放棄。老娘我一早就去現場跟工作人員登記後補總可以了吧!
一直等到下午2點半才確定給後補的位子就直接進場,不但依原價買還得坐樓梯走道,天啊~~這一看要看8個小時耶(含中場休息時間)~~看著人家很專業的帶著坐墊進場準備跟他長期抗戰,就覺得自己這一路來的遭遇真心酸~~寫了這麼多開場只是要讓大家知道這部強檔壓軸戲有多讓廣大戲迷期待,還有引發我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節目簡介:
浮生若夢,流年似水
生命的吉光片羽,一段段無法抺滅的記憶
童年的鄉愁、戰亂的恐懼、離別的哀痛、輝煌不再的榮耀
總在夜深人靜之際悄悄地爬上心頭……
法國引進原創劇場內的舞台裝置,演出長達6小時30分鐘的人生掠影是歷史,是回憶,是影像,是過往像詩篇,像散文,一幕幕真實感人,卻又如夢似幻。以作品透視人性、歌詠生命的劇場美學,讓法國陽光劇團四十年來,一如兀自照耀的太陽,在時代洪流中屹立。
從電子報上得知導演亞利安莫努虛金當初就設定這是一齣要在帳棚演出的戲。擁有四十年歷史的法國陽光劇團被全球公認美學風格最具震撼力。一九七○年,劇團進駐一個非劇場用途的彈藥庫房(好像台北的華山藝文中心),至此開創不同於制式劇場空間,可以與觀眾產生另類關係的戲劇環境,劇團可根據作品需求,隨心所欲地規劃演出場域。
這座從國外引進的巨大帳棚別有洞天,裏面分三區,除演出空間,還有一個用黑布遮起來的地方,演員在裏面換裝、化妝,裡頭至少掛有五百套戲服非常壯觀。另有一個飲食區,包裝成夜市,賣炒米粉之類。演出區長型的主舞台,打破傳統鏡框式設計。戲剛開始就將空轉盤到舞台裝置完成的過程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演員在直徑約兩公尺、不斷旋轉的圓型轉盤上表演,而等待的演員則變成工作人員蹲在地上不斷轉動與推動舞台的轉盤,二十九個生、老、病、死、 戰爭的顛沛流離的人生小故事場戲,換景頻繁,場景有客廳、臥房、診療室、後院、辦公室、花園、廚房等等,全部都圓型轉盤上呈現呈現人生掠影。連靠背觀眾椅都是由法國運來的,所有的設計裝置與創意都十分困難且精采。首部曲與二部曲之間沒有關聯,不管從哪一個故事看起都可以。,從頭到尾也幾乎是由一個個代表不同空間的轉盤舞台由一次兩名工作人員不停旋轉,來。舞台兩面是觀眾席,從頭到尾幾乎沒有死角。本戲雖然以法國為背景,全文也以法文演出,但表現的都是普遍性的問題。即使種族、頭髮、眼珠顏色不同;但大家的心是一樣的,親情的思念與未知的恐懼等感受也會是一樣的。
中場休息時間還準備水及小點心讓大家享用~~
後台~~
謝幕
總共花看了8個小時看這部戲,白天進去時還是陽光普照,出來時已是飄著細雨的寒冷夜晚~